一、严格选地与土壤准备(核心中的核心)
1. 忌重茬:山药绝对不能连作(同一块地连续种植),否则病虫害会极度严重,产量和品质会骤降。最好与水稻、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。
2. 土壤类型:
· 铁棍山药尤其适合生长在疏松、肥沃、透气性好的沙质壤土或垆土中。温县特有的垆土(土质坚硬,微量元素丰富)是形成铁棍山药独特品质的关键。
· 普通土壤也可种植,但必须进行深翻和改良。
3. 深翻与整地:
· 种植前需深翻土壤至少60-80厘米,甚至1米以上,为块茎下扎创造无障碍的疏松环境。
· 挖好种植沟,并施足底肥。
二、种薯处理与育苗
1. 选种:选用健康、无病害、饱满的山药栽子(根茎上部)、山药段子或零余子(山药豆)作种。
2. 晒种与催芽:播种前将种薯晾晒一段时间,并用杀菌剂浸泡消毒,以减少病害。在温暖环境中进行催芽,待芽点萌动后再播种,可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。
三、科学施肥(重施基肥,巧施追肥)
1. 基肥为主:施肥应遵循“重施基肥,轻施追肥”的原则。基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(农家肥)为主,配合适量的复合肥。每亩可施腐熟有机肥3000-5000公斤。
2. 合理追肥:
· 苗期:以氮肥为主,促进茎叶生长。
· 现蕾期:转入块茎膨大期,需增施磷、钾肥,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,促进块茎发育和干物质积累。
· 切忌过量施用氮肥,否则会导致茎叶徒长,而块茎细小。
四、精细田间管理
1. 搭架引蔓:当山药藤蔓长到30厘米左右时,必须及时搭设“人”字形支架,引导藤蔓向上生长。这样可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,减少病虫害,显著提高产量。
2. 中耕除草:生长前期要及时中耕除草,避免杂草争夺养分。中耕宜浅,以免损伤浅根系。
3. 合理排灌:
· 怕涝:山药是耐旱作物,最忌积水。雨季必须保证田间排水通畅,否则极易烂根、烂薯。
· 关键期供水:虽然在块茎膨大期如遇干旱需适当浇水,但应保持“不旱不浇”的原则。
五、病虫害绿色防控
1. 主要病害:
· 炭疽病、褐斑病(主要危害叶片):可用代森锰锌、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提前预防。
· 根腐病、线虫病(主要危害地下块茎):轮作和土壤消毒是根本。播种前可用石灰或噻唑膦颗粒剂等进行土壤处理。
2. 主要虫害:蛴螬、地老虎等地下害虫。可通过毒土法或毒饵法进行防治。
3. 原则:以农业防治(轮作、选抗病品种)和物理防治为主,化学防治为辅,尽量减少农药残留。
六、适时采收
1. 时间:通常在霜降后,地上部分藤蔓枯死时进行采收。此时块茎停止生长,营养价值高,耐储存。
2. 方法:采挖时要格外小心,从一端开始,深挖细刨,防止弄断山药,否则影响商品价值。
总结:成功种植山药的关键
1. 地要对:选好地,绝不重茬。
2. 土要深:深翻土壤,疏松透气。
3. 肥要足:重施有机底肥。
4. 架要搭:及时搭架,通风透光。
5. 水要少:严防积水,宁干勿涝。